奠基者 (2010)免费解说文案素材

简介 1958年初,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唯有石油部没有完成计划。西方国家妄图用石油“窒息红色中国”,年轻的新中国石油告急,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一筹莫展。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独臂将军余秋里于危难之秋出任石油部长。 余秋里上任后,按照邓小平关于将石油勘探的重点由西部转移到东部的指示,积极在东部寻找油田。在八大二次会议上,余秋里带领石油部在事先定下的“成绩软,嘴上不能软”的调子,打了各部局一个
突然袭击。 1958年4月,余秋里在四川南充视察时,把解放军“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带到了石油战线,要求每个钻井队都要建立党支部,配备一名政治指导员,宁肯少打两口井,也要把基层党支部建设好。 中苏关系恶化,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专家。年轻的新中国周边局势日趋紧张。毛泽东、周恩来和国防部长彭德怀等都非常关心石油状况。四川龙女寺2号井、南充3井等喜喷原油,石油部上下一片欢腾。在成都开会的毛泽东,没有和余秋里打招呼,突然现身四川隆昌气矿,并题词“四川大有希望”。不久,川中会战败退,余秋里压力重重。 党中央在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后,在党内掀起了一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波及到了石油厂矿的一些领导干部。余秋里冒政治风险,力排众议,据理力争,保护下属。 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喜喷原...分集介绍
时间:2016-12-12 09:24:00
奠基者第25集剧情介绍
各钻井队之间一味追赶钻井进度,钻井质量不断出现问题,连王进喜的标杆钻井队也出现了井偏现象。
余秋里、康世恩重视地下狠心抓第一性资料,起草“大庆长垣钻探和开发过程中取全取准20项资料72个数据”的“调查提纲”,形成了地质技术规范。还及时召开“4、19”现场会,先后总结出了岗位责任制、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经验。
奠基者第26集剧情介绍
为了稳定安抚会战队伍,余秋里决定让会战职工轮流探家,同时继续想方设法努力解决职工的吃饭问题。马厚生的妻子在自家门前开荒养猪养鸡,结果被贴了大字报。马厚生拉着妻子去指挥部认错,却被余秋里和康世恩表扬为家属标兵。
余秋里还以石油部党组的名义动员全战区职工,发扬南泥湾精神,掀起了一场大生产运动。几个牧民为了牛和油的矛盾找到康世恩说理。听说要建炼油厂,牧民们一气之下拆了圈好的围墙,和钻井队直接冲突起来。
奠基者第27集剧情介绍
牧民的状纸递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办公桌上。邓小平找来余秋里,交代他一定要一定妥善处理与牧民的矛盾。黑龙江省委经反复研究,最终确立了“服从大局,牛给油让路”的总原则。牧民们也转变了态度,含泪搬迁。
余秋里感激不已。随着开荒规模的扩大,职工的生活越来越好,很多当初逃跑的职工又回来了,康世恩定下了“欢迎”的调子,还给他们戴红花,庆功。这些职工感激之余更加努力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