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爱放逐 (2007)免费解说文案素材

简介 艾利克斯(康斯坦丁·拉朗尼柯 Konstantin Lavronenko 饰)和妻子薇拉(玛利亚·邦妮薇 Maria Bonnevie 饰)带着孩子们来到了位于乡间的老家度假,这里闲适的生活和优美的风景安抚了一家人疲惫的心灵。 正当艾利克斯沉浸在宁静的情绪中时,薇拉告诉丈夫自己怀孕的消息,让艾利克斯震惊的是,薇拉坦陈,腹中孩子并不是艾利克斯的骨肉。在巨大的打击之下,艾利克斯找到了兄弟马克(亚历山大
·巴鲁耶夫 Aleksandr Baluev 饰),向他倾吐胸中的愤懑,在两人的商讨之中,艾利克斯决定让妻子堕胎。不幸的是,薇拉死在了手术台上,艾利克斯的世界崩溃了,他的悲伤和愤怒化为了仇恨,他发誓要找到妻子的情人,让他也尝一尝和自己一样的滋味。- 熊仔俠
安德烈·薩金塞夫在《回歸》和《將愛放逐》里依舊探討如何男性如何成為真正的兒子,真正的兄弟,真正的丈夫,真正的父親。
- 兮称
剧情比《回归》差太多,文艺闷片最难嚼,勉强3星
- 米粒
萨金塞夫的电影技术上真是没话说,好与闷就取决于故事和人物能否撑住了。的确有老塔的神韵,但在同一个长镜头里时空转换是学的安哲吧,可是安哲的长镜头情感力量多么强大,因为他的人物需要那样一个镜头去穿越时间见到自己的所爱,是有灵魂的。这里就显得有些滥用了。技术真的需要建立在情感之上呀
- 欢乐分裂
SIFF@影城;从第一个场景的孤树屹立就奠定基调,每一帧都可入画,尤其喜欢室内静物描写、室外写意风景,风卷草原,木屋内的光线,湖蓝斑驳的墙壁,沉静的母亲,都极其符合我的审美,也保持了导演一贯的美学思想;究竟是放逐爱,还是被爱放逐?结构精妙。
- 西楼尘
孩子拼出圣母,农妇对起欢歌。婚姻是需要合作的表演,却只有一人得到掌声。女儿唤错名字,儿子目睹暴力,窗外一场骤雨,屋内一个耳光。男人的溪谷已经干涸,在手术台扼杀骨肉;女人的爱情走向末路,用药物治愈绝望。若不能像孩子般协作,如农妇配合,婚内二人就只能像漫天乱鸟,在雨水到来前被爱放逐。
- 像一把刀子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深深被吸引...节奏令人不能自拔
- 亵渎电影
一开场大雨一来,就被压抑到了,然后这种压抑感就持续了整部电影,节奏缓慢到我非常理解为什么片中的角色都想死了。
- 翻滚吧!蛋堡
虽不如《回归》震撼,看完也是沉重绝望。疏离的夫妻,干涸的水渠,重复无尽的道路…镜头语言与故事情节相辅相成,配乐悬疑且有张力,太对胃口了。
- 玊未
呃,怎么说呢,喜欢这种影像风格,毕竟继承了塔可夫斯基的某种特质。比如开篇的树,很难不让人想起《牺牲》的开头,读《哥林多前书》想起《安德烈卢布廖夫》,景色表现也有他的风格。达芬奇《圣母领报》的拼图都有深意。但是,我对导演故弄玄虚遮遮掩掩的叙事风格挺反感的,特别是女主角说的那些话
- seabisuit
#siff2015#第一部,也是第一次看萨金塞夫,俄氏隐喻冷酷但太沉闷了,好在油画般的影像悦目。标志性的摄影机运动和人物在画面中的走位调度构图无不大师风范,城市和村庄的色调反差,结尾和小溪的长镜头印象深刻,以及色调像极了塔科夫斯基。上海影城小厅真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