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猫网

×
从AI概念先锋到新主流金牌监制 他怎么做到的?​

从AI概念先锋到新主流金牌监制 他怎么做到的?​

2023-10-25 13:20:02


1905电影网专稿 1986年,黄建新完成了电影《错位》:一个原本为应付无聊工作而被创造出的“机器人”,随着时间推移拥有了自己的个性,甚至插手“主人”的生活试图取而代之……在30多年之前选择用影像探讨尚未被广泛认知的人工智能概念,他的这次创作有着可以被定义为先锋的时代精神。


有趣的是,当时间来到2023年,人工智能早已不再是某种前瞻性的想象,而是全面进入并影响着我们的世界。


黄建新导演电影《错位》


电影自然也不例外。本届平遥国际电影展,“AI”通过各种方式加入到创作与讨论之中:由人工智能绘制的影展海报;开幕式上,费穆、卓别林等“大师”在科技加持下“亲口”向年轻观众阐述创作理念;电影人围绕AI接下来会怎样改变行业提出各自明确的观点……


《错位》也在此时完成了它最恰逢其时的“归位”。与大部分比这部电影更年轻的观众进行交流,让黄建新感觉很奇妙,“我其实挺紧张的,随着年纪增长,人肯定会变得有点迟钝,但我不想停下来,还是想往前走。”


“Keep Rolling”,不停向前。这也是黄建新这场大师班确定下的核心主题。除了由展映影片《错位》引出过去先锋的创作,如今成功变换更多身份,成为行业“金牌监制”的黄建新也还畅谈了关于当下行业、市场发展模式的理解,以及作为最早一批关注人工智能的创作者,对于AI与电影未来交互的想象。


沿着过去—现在—未来这条“不停向前”时间坐标,我们整理了黄建新关于探索的成功与失败、新主流类型创作,AI将如何改变电影的思考与答案。


(以下内容根据黄建新自述整理)


过去

宁肯在探索中失败,不在经验中苟活


《错位》在疫情的3年里,又一次在网络上被“炒”起来。包括身边的朋友也问我,你那时候怎么会有一个AI的概念?我说没有,我拍的是荒诞喜剧。之后有人把我送审报告里填的内容翻了出来,说“你自己写了某某某做了一个智能机器人,替他开会”,其实我都忘了。


在这之前,我本来准备拍一个故事是讲住房问题的。后来我跟很好的编剧朋友一起讨论了一个多星期,又写了两个星期,《错位》就准备开拍了,所以其实这个电影是一个偶合成功的电影。


我是个从小脑子里就爱乱想的人,拍《错位》的时候,我自然想做个自己喜欢的东西。工程我不懂,比如像美国科幻片拆开无数的电路等等这些,我们做不了,就想用荒诞性跳过科技逻辑,只写我们实际的灵魂和真实的人,用最真实部分和最虚假的部分对立,表现出人格分裂或者被异化的矛盾中的故事。



当时我们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口号是“宁肯在探索中失败,不在经验中苟活”,就贴在我们办公室里。我们那一代人,对生存和工作有一种本能的珍贵,拿到一个工作不管你干啥,先把它干好,否则自己养活不了自己。


第五代导演在那时受到了国际影评人的注意。那时候参加国际电影节最大的受益是不停的看电影,这个电影节结束就买经济舱机票飞到下一个再去看,不停的看,不停的交流,不停的学习。大家是互相促进的,有时候你的开悟不是系统学了多少,而是某一句话激活了你多少年的积累。电影就是做交流产品,而我大概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成长起来。


现在

不够艺术家的位置,我是一个匠人


我是拍文艺片出来的,我发现文艺片的导演们容易批评商业片的导演,但商业片的导演很少批评文艺片的导演。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是两个系统的东西,正因为这两个系统同时存在,电影才丰富多彩。


我后来一直想做中国的市场电影,这么多年我觉得还是有了一点点成绩,这不是我个人的,而是大家慢慢接受了这个观点,共同努力。


最早其实没有人想要我这个监制。监制应该起到什么作用?第一任务是保护导演,你要建立一堵墙,现在电影越来越多的多方投资,有一些是专业投资公司,很多不是,如果每个人都去跟导演谈想法,那导演还要拍戏吗?所以监制要挡在前面。


第二是规划好从头到尾电影流程,使导演们永远在他的位置上。我们现在的导演有点压力太大,啥都得管。单纯性是艺术最宝贵心理动机,所以制片团队、监制都要完成你的第一任务,就是保护创作,而不是干涉。



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下来,我为什么还是喜欢做监制这件事?我一直认为我不够艺术家的位置,但我是一个很好的匠人,我很擅长学东西。


转到商业的方向,我们发现电影最容易让观众接受的形态是感性形态。做电影这个很重要,你的情节段落是不是能够从感性上激活观众心底(的情感)很重要,我们还是从世界电影学到了很多东西。


比如我们复盘过《长津湖》。我是编剧之一,我们有很多问题,它仓促、几个导演拍、风格衔接难度很大。但是《长津湖》解决了一个战争片一直没能解决的问题,就是“追随”。


观众在电影院里看电影,他的心要追随某个东西而行,这点大家一定要记住。《长津湖》写了第九兵团里面的一个连的死亡史。开头陈凯歌导演拍的部分就需要观众喜欢上这批人,观众喜欢,他们就会追随这六个人,直到最后牺牲只活下来一个。人物也是商业电影核心,要有更通俗的情感,把大众的共鸣写进我们的角色,放到大的背景里去跟随。



艺术电影有时候感性的点比较高,大部分人跟不上。你不能在电影院里将观众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知识作为前提去拍电影,如果这样的话你的电影受众太窄了。


比如谢晋导演,曾有人说他的作品过时了。但这一两年,他在豆瓣里有好几部作品突破了9分。这是因为他的故事讲的好,故事里面讲了人类的理想,讲了人文的基本架构。这是历史长河对本质问题的评价,本质问题历史越长越看得清楚,相反时髦的东西都是短的,但时髦的东西也会改变一代人的风貌,这是我的经验。


未来

AI将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群体观影需求无可替代


我对科幻是有一些好奇的。比如这一次平遥说到关于AI的讨论,我的直觉告诉我,中国电影面临了一次巨大的挑战。就像在默片年代卓别林是至高无上的,所以有声电影发明以后他拒绝拍摄。但替代是必然的,AI出现带来的变化也是这样。


我最近看了关于人工智能的书。在我的理解里,科学家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定义,我们知道电脑程序会发出指令,这个词告诉我们电脑是你的工具,但是在AI的面前,科学家说是对话,什么叫对话?智能之间的平等交融叫对话。我个人认为,AI不是工具而是交朋友。



有科学家得出了所谓“筛子”理论:AI系统的阅读速度和智商是人类的一千倍到一万倍之间,假如它阅读了贾樟柯导演的风格还有其他导演一千部、一万部作品,或许它还无法出入自如,但在“过筛”后对内容进行重新储藏和梳理,它的知识系统将是一个多人的综合体。


AI还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压力?我看到了它在虚拟空间中的再造能力。未来,可能只需要几个具有想象力的人加上技术保障团队就可以和AI合作完成一部电影。从这个意义上讲,AI会给电影带来翻天覆地质的变化。


电影为什么比较敏感,因为电影和技术发展特别密切,全世界最先进的东西永远都跟电影发生着关系。但观众(走进影院的)观影需求是很难被替代的。场域里的情绪传染就是电影的魅力,目前还没有东西可以取代。


  • 相关影视
  • 宫崎骏监制!一张唱片诞生记

    宫崎骏监制!一张唱片诞生记

    8.2
    2004年 日本 宫崎骏 上条恒彦 久石让
    人生概念

    人生概念

    4.8
    2006年 巴西 Juliano Cazarré Milhem Cortaz Murilo Grossi
    美国浮士德:从康迪到新康迪

    美国浮士德:从康迪到新康迪

    2009年 美国 英国 Condoleezza Rice George W. Bush Marcus Mabry
    主流

    主流

    2005年 美国 李益飞
    小火车做到了

    小火车做到了

    2011年 美国 裘蒂·班森 科宾·布鲁 杰米·李·柯蒂斯
    主流肥皂剧

    主流肥皂剧

    2012年 巴西 
    也许曾经能做到委员会

    也许曾经能做到委员会

    7.2
    2018年 日本 佐藤二朗 白石麻衣 山田孝之
    我的青春非主流

    我的青春非主流

    2017年 中国大陆 司源 庄紫薇
    我们不能完美地利落地做到

    我们不能完美地利落地做到

    2015年 日本 中村邦晃 庭野結芽葉 贈人
    主流

    主流

    5.8
    2020年 美国 玛雅·霍克 安德鲁·加菲尔德 卡雷娜·亚约基
    青少年的非主流启蒙

    青少年的非主流启蒙

    7.0
    2007年 澳大利亚 Rosanna Arquette Jamie Babbit Jami Bernard
    AI:我与女友与人工智能

    AI:我与女友与人工智能

    6.0
    2017年 日本 香里奈 池田依来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