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锅盖头》电影解说文案
锅盖头 (2005)
简介 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战火一触即发,著名的“沙漠风暴”正在酝酿之中。20岁的小伙子安东尼·斯沃福德(杰克·吉伦哈尔 Jake Gyllenhaal 饰)出身于军人世家,他的祖父父亲、叔父是历次战场上走下来的英雄。安东尼从小耳濡目染,立志成为一名在战场上立下莫大功勋的光荣军人。经过无数残酷训练,他终于被派往海军陆战队第七陆战远征旅第二营,正式投身中东战场。安东尼踌躇满志,却发现战争的残酷远远出乎他
的意料。在此期间,家乡的女友不忠出轨,恐惧、空虚、压抑则时刻折磨他的神经,战争的真正意义更令他陷入沉思与矛盾之中…… 本片根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安东尼·斯沃福德(Anthony Swofford)2003年的畅销书改编,并荣获2005年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特别奖。战争《锅盖头》电影解说文案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部电影
美国率领95万士兵包围了65万大军
因为空中武器太先进了
步兵没有开一枪就结束了的
现代战争电影《锅盖头》
大家好,这是XXX讲电影
安东纳是海军陆战队新兵
父亲曾参加过越战
这让他以参军报国为荣
第一天安东纳就被教官安排
拿出来作为典型的例子
也许是因为他有一个军人老爹
可能是因为两个人都姓“安”
总之,在这里诅咒体罚士兵的理由
不管有多可笑,也都不可笑
不管什么安东纳做错了还是做对了
会无缘无故被虐待甚至殴打
这让安东纳参军报国的热情迅速消退
甚至认为参军是他一生中最愚蠢的决定
1989 安东纳跟随许多被剃成锅盖头的士兵
来到彭德尔顿海军陆战队训练基地
这个基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
它是世界上最好的两栖训练营之一
安东纳被安排在了G连2排
据说那里都是一些精神病和混蛋
果然安东纳刚进宿舍
就遭到混蛋们的特殊欢迎仪式
一群人一拥而上
废了好大力气把安东纳绑在床上
要用烧红的铁丝在他的小腿上
烙下海军陆战队的印记
安东纳直接被吓晕
等他醒来发现小腿完好无损
原来这是一个能把人吓尿的玩笑
老兵彼得告诉安东纳
烙印是一种荣誉 需要自己争取才能拥有
安东纳心说这荣誉还是你们他喵的自己留着吧
因为适应不了这里的一切
安东纳故意喝泻药装病逃离训练
可他又逃无可逃
严酷地训练是每个锅盖头的宿命
STA的军士长听说
安东纳刚进宿舍开烙印玩笑时
6个人合力才把他控制住
档案说他也不笨
所以认为安东纳有机会成为侦查狙击手
看他不太情愿的样子
军事长顿时有了一个新点子
听说你3年级吹过小号
来我这叫士兵起床吧 要求很低会吹就行
单纯的安东纳欣然接受
第二天报到时 安东纳姗姗来迟
军士长当场让他试吹起床号
啊 可是我没有军号啊
真遗憾 我也没有 那你就用嘴吹吧
安东纳这才知道自己又被套路了
这鬼地方哪特喵有吹号这种工作
STA全称监视和目标捕获部队
负责在战区前沿发现和减少敌人进入防区
削弱敌军精确打击能力
军士长是个职业军人
他教导的都是战场上最实用的保命技能
总结来说就是一句话
要想活命就得比对手强
越往后的训练越是艰苦严格
甚至匍匐前进训练时
在头顶扫射而过的都是实弹
一名士兵坚持不住了
安东纳警告他不要起身
结果他不听 起身瞬间被击毙
军事长悲愤痛心的同时也气到肺炸
怎么会有这么蠢的兵
最终60人只留下了8人 两两一组
安东纳是狙击手 彼得是他的观察员
M40A1步枪是现代狙击步枪的先驱
又被称之为“绿色枪王”
聚合材质枪托 重枪管 弹仓容量5
最大有效射程800米
普通士兵杀死一名敌人需要乱射1.5万发子弹
而狙击手只要1发
据统计在越战中每杀死一名士兵
需要3.5万发子弹
到了海湾战争则需要10万发
这些子弹的数量代表的不仅仅是
在战场上射出去的
更多的是在训练场上射出去的
1990年8月 海湾战争正式打响
伊拉克3个师越过科威特边境发起进攻
14小时后占领科威特首都
后续进驻军队总数高达20万
萨达姆不可一世
扬言要把科威特变成伊拉克的第19个省
美军为了防止伊拉克入侵沙特阿拉伯
破坏美国在那里的石油开采
随即集结了安东纳他们营在内的兵力
展开了沙漠盾牌防御行动
同行的伙伴问
你猜萨达姆的武器都是谁给的
哈哈没错 是我们
在两伊战争中 伊拉克不讲武德
曾向伊朗投下化学武器攻击
无数平民和士兵遭受惨绝人寰的打击
这次谁也不知道伊拉克会不会继续用同样的套路
所以军士长在他们一到驻地
就突袭展开了毒气防御演练
士兵们开始手忙脚乱穿生化防护服
55秒一到军事长宣布
你们已经全部阵亡
既然都是死人了 那就穿着防护跑步吧
反正死人也不会觉得热
沙漠适应性训练有个很难受的项目
就是每天喝大量的水 然后排水
再喝 再排 每天6次
不禁让小伙伴们怀疑
军士长是不是有肾结石
怎么就跟喝水过不去
当然除了喝水还有射击 投雷 排雷 等训练
把士兵憋得要长毛
抓毒蝎PK成了唯一娱乐活动
一晃2个月时间过去
美军已经陆续集结11.5万军队
士兵们排解寂寞的方式除了发呆 擦枪
讨论生命的意义
就是一遍又一遍重读
已经出轨的女友或是老婆的信
这天为了体现海军陆战队狙击手的军容风貌
有电视台的记者要来采访STA
军士长让他们面对记者
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别乱说
大兵们仿佛迎来了报复军士长的最佳机会
军士长让队员们穿生化服打一场橄榄球比赛
结果大兵们把打球变成了打人
军士长向记者展示怎样从防护服中喝水壶里的水
但大兵面罩的吸管很多都是坏的
安东纳的面罩更是已经坏了几个月
于是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小队全部起哄
让军士长在记者面前难堪
听说你想展示军纪军容
好吧 老子们就给你展示下
什么是真正的美国大兵
321搞起来...
军士长赶紧捂住女记者眼睛
那只是我们训练的一项 没什么可看的
咱们还是去看军火库吧
哎哎 别走啊 我们还没表演完呢
深夜军士长惩罚大兵们在雨中垒沙袋
垫成金字塔然后再恢复原样
两天后安东纳收到女朋友的绿帽信
我和酒店的夜班经理成了朋友
他人很好 懂得倾听
大兵们见怪不怪集体起哄
这种事在军营屡见不鲜
安东纳则躲在厕所气到哆嗦
4个月后沙漠中的军队已经达到39万
圣诞夜安东纳偷偷搞到了40斤白酒
今天该他值班
安东纳让眼镜帮忙盯着点
自己则跟STA彻夜狂欢
而眼镜也喝的迷迷瞪瞪
烤香肠时着了火
噼噼啪啪的声音让大兵们以为敌人来了
端枪出门一看原来是特瞄照明弹被点了
别说 照明弹跟圣诞节还挺配
因为昨天是安东纳轮值
军士长奖励他喝水喝到吐
然后去清理厕所
陆战队有一套高效处理大便的方法
往装着大便的铁桶里倒上5加仑柴油
然后一个火机外加一根搅屎棍就行了
和大便做完斗争后安东纳去找眼镜算账
差点用他的M16步枪干掉眼镜
看着眼镜的怂包样
安东纳又把枪交给他 让他崩了自己
可惜眼镜太怂 吓得第二天腿还打颤
在彼得的要求下
安东纳不情愿地跟眼镜道了歉
随后他们发现前方有一队驼队
大兵们瞬间紧张起来
说不定他们的黑袍下就藏着RPG
或者要是有炭疽武器
他们都得交代在这
安东纳自告奋勇上前询问情况
结果语言不通啥也没问出来
实际上这就是一支当地普通的驼队
被人杀了一半骆驼折返回来的
回程路上大兵们有些兴奋
这趟沙漠没白来
至少见到了真正的伊拉克人
富勒说他们应该用点40子弹把骆驼爆头
效果跟烟花一样好看
安东纳第一次觉得这个人是个变态吧
回到基地后军士长带来一段萨达姆的演讲
其中吞并科威特的决心明显
1991年1月 以美国为首的
34国联合部队集结56万兵力
准备实施著名的“沙漠风暴”行动
行动分阶段进行
先对伊拉克阵地轰炸
然后取得科威特战区的制空权
最后才是地面部队全面作战
而仅仅战前调动就要花费300亿美元
作战打响后每天更是要消耗10个亿
最后联盟国家凑足了约700亿美元
来支持这场战争
伊拉克为应对联军集结54万人
采用以防卫为主的策略对抗
根据越战的经验
联军放弃打消耗战的添油战术
而是一次性投入决定性力量 压倒式作战
在连续轰炸了37天后
伊拉克的军事设施几乎全被炸成废墟
科威特境内的伊拉克力量也遭遇重创
安东纳终于接到第一个任务
去指定地点击毙两名敌方军官
训练了这么久 终于到了动真格的时刻
敌人已经出现在了狙击镜中
他们期待已久的子弹爆头
喷出血雾的场景终于要来了
安东纳抑制住心中的兴奋刚要扣动扳机
突然一个长官冲进来告诉他们
不用浪费子弹了
空军轰炸很快就会覆盖那片区域
到嘴边的鸭子就这么飞了
彼得因为犯罪前科已经不能延长服役了
两人在破败的屋子呆坐了很久
以至于错过了回营地的末班车
徒步回营地时
嗖的一声 什么东西从头顶掠过
一定是敌人的飞毛腿导弹
果然已方营地出现嘈杂的嚎叫声
肯定是敌军 冲啊 干掉这些王八蛋
两人冲上沙丘
结果..
原来是踏马自己人在开派对
还是军士长带头的
刚才从头顶掠过的是美军的战斗机
军士长告诉两人
小伙子 战争结束啦 可以回家啦
安东纳一脸懵逼 我特喵一枪没开呢
在他的带领下
士兵们正在向空中射击
疯狂发泄自己的愤怒
来到战场就像做梦一样
兴奋地来
又无缘无故地回去了
回去亲戚朋友一问
在战场上杀过多少敌人
你受伤了吗 敌人长什么样
你觉得这让他们怎么回答
问这些问题和在他们头上拉屎有什么区别
海湾战争于1991年2月28日结束
总结这场战争
就是空军是主力,陆军扫地
但是士兵们最终像英雄一样回家了
有些人结婚生子,生活和谐
有人用双手摸了摸枪
不再适合其他工作
饱受战争后遗症困扰甚至自杀
《锅盖头》上映于2005年
根据安东纳·斯沃福德所著的
《战争回忆录》改编
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投入了大约65万人
联军投入的总兵力约为95万人,其中美国约70万人
萨达姆·侯赛因横扫科威特的行动岌岌可危
被美军横扫
在短短的43天内,只有126人丧生
重创伊拉克43个师中的38个师
俘虏了62000人
成为各国军事学术界窥探未来作战的典范
还有人说这是一场唤醒兔子的战争
让当时综合实力与伊拉克相近的国家
适应了战争的概念
开始了几十年疯狂的现代化发展
好了,今天的电影就到这里
下次见